开学在即,这些防疫细节别忽视
随着开学日期临近,校园即将恢复往日的热闹,在期待与同学、老师重逢的同时,防疫安全仍是重中之重,以下从个人防护、校园准备、健康管理三个角度,为同学们提供实用建议,帮助大家平稳开启新学期。
个人防护:主动筑牢第一道防线
-
防护用品随身带
口罩、消毒湿巾、便携式免洗洗手液建议每日随身携带,尤其在教室、食堂、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,规范佩戴口罩(建议使用医用外科或N95级别),避免用手频繁触碰口鼻。 -
勤洗手,重细节
流动水洗手时长不低于20秒,使用“七步洗手法”彻底清洁指缝、手腕等死角,若无洗手条件,可用含75%酒精的免洗凝胶替代,但注意勿接触明火。 -
减少非必要聚集
课间活动尽量选择通风开阔区域,避免扎堆聊天或近距离接触,用餐时使用自带餐具,错峰就餐,缩短摘口罩时间。
校园准备:配合学校科学防控
-
提前报备健康状况
返校前主动向学校提交健康码、行程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(根据当地政策调整),若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及时就医并延迟返校。 -
关注校内防疫安排
了解学校的分批入校、教室消毒、应急预案等具体措施,教室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,每次30分钟;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(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)会定时消毒,同学们可主动提醒保洁人员补漏。 -
疫苗“应接尽接”
未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针的同学,建议在开学前尽快接种,疫苗仍是降低重症风险的有效手段,接种后需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
健康管理:身体与心理双重关注
-
调整作息,增强免疫力
逐步恢复早睡早起习惯,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,饮食注意营养均衡,增加蛋白质、维生素摄入,减少高油高糖零食。 -
每日自我健康监测
早晚测量体温,观察是否有咽痛、乏力等症状,若在校期间突发不适,立即报告老师并到隔离室等待进一步处理,切勿隐瞒病情。 -
保持积极心态
面对疫情变化,避免过度焦虑,可通过运动、阅读、与家人朋友沟通缓解压力,若情绪持续低落,及时联系学校心理老师寻求帮助。
防疫不是一个人的责任,而是每个人的必修课,新学期里,希望同学们既能保持对知识的热情,也能用严谨的态度守护健康,只有将防护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,才能让校园生活更安心、更长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