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校幼儿教育专业中,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培养,以下分类推荐几类实用性强、学术价值高的用书,供学生参考学习。
理论基础类教材
- 《幼儿教育学基础》
作者李季湄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,内容系统梳理幼儿教育基本原理,涵盖儿童发展心理学、教育政策解读等模块,语言通俗易懂,适合入门学习。 - 《学前教育学》
由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主编,融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,特别强化“游戏化教学”“家园共育”等章节,案例库随书附赠电子资源。
实践技能类教材
- 《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》
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团队编写,提供主题活动设计模板、课堂观察记录表等工具,附带50个一线教师教学视频,扫码即可观看。 - 《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》
华南师范大学郑福明教授著,独创“三维度观察法”,包含200+幼儿行为案例分析,配套模拟练习软件提升实操能力。
前沿研究类著作
- 《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》
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,详解国家最新课程标准,附有各省市幼儿园落地实施方案对比表。 - 《STEAM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实践探索》
浙江大学幼教研究中心出版,收录机器人编程、自然探究等跨学科项目案例,提供风险评估清单与家长沟通话术。
数字化资源扩展
- 中国大学MOOC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》
北京师范大学免费课程,每周更新名师讲座与在线答疑,完成学习可获认证证书。 - “幼师口袋”APP
每日推送教案、环创素材包,支持关键词检索全国示范园所资源,开通高校认证账号享论文数据库权限。
选择教材时建议注意三点:出版社首选高等教育出版社、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权威机构;优先选择附有二维码拓展资源的版本;关注版本更新频率,近三年出版的书籍更能反映教改动态,个人认为,幼儿教育专业学生需建立“理论—实践—反思”循环学习模式,例如精读《儿童的一百种语言》这类经典著作时,可同步记录实习日记,对比书中理念与实际教学场景的契合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