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求是第一步**
拿到小说题时,先花1-2分钟仔细读题,圈出关键词,例如题目若要求“以‘意外’为线索写一篇小说”,需明确“意外”是核心矛盾点,不能偏离,若题目包含场景、人物或情感限制,必须紧扣这些元素展开,忽略审题直接动笔,容易偏题或结构松散。
短篇小说需要聚焦矛盾
高中生写作受限于字数(通常800-1200字),建议采用“单线叙事+核心冲突”模式。
- 开头:用场景、动作或对话快速切入,如“雨伞被风吹翻的瞬间,她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”。
- 中间:围绕一个矛盾点展开,比如误会、选择或秘密,避免多线并行导致混乱。
- :留白或反转更易出彩,他握紧药瓶,却发现标签上的字早已模糊”。
人物塑造要‘小细节大张力’
避免用“善良”“冷漠”等抽象词直接描述人物,改用具体行为或物品体现性格:
- 写孤独:“他总在食堂角落用筷子数米饭,一粒,两粒……”
- 写温情:“外婆的围裙兜里永远有两颗桂花糖,一颗给我,一颗给路过的野猫。”
语言风格匹配故事基调
- 悬疑类:多用短句、环境描写烘托紧张感,如“钟摆停了,月光把窗帘的裂痕拉成一道疤。”
- 温情类:侧重感官细节,如“姜茶滚过喉咙时,她想起父亲生火时被熏红的眼角。”
- 避免辞藻堆砌,少用“瑰丽”“怅惘”等生僻词,保持文字流畅自然。
规避三类致命错误
- 强行升华主题:不要用大段议论“这个故事告诉我…”,主题应藏在情节中。
- 视角混乱:选定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后不要中途切换,尤其慎用上帝视角。
- 脱离生活逻辑:即使写奇幻故事,人物反应也要符合真实情感,穿越者看到手机依然会下意识解锁”。
修改比写作更重要
写完立即检查三处:
- 每段是否有明确功能(推进剧情/塑造人物/埋伏笔)?
- 是否有冗余对话或场景?(如删掉“你吃了吗”“嗯”之类的无效交流)
- 标点是否准确?(避免一逗到底,感叹号不超过3处)
个人观点:考场小说不是文学创作,而是“精准的创意表达”,我曾见过学生用“快递盒上的地址贴了又撕”的细节,写出单亲家庭重组的故事,比直接写争吵更揪心,好故事未必需要宏大设定,把一粒米雕出山河,才是真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