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版图上,坐落于湛江的广东海洋大学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书写发展新篇,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以海洋命名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,这所拥有86年办学积淀的学府,正在蓝色经济浪潮中找准航向。
学科布局精准对接国家经略南海战略,水产养殖、海洋科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完整培养体系,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建的联合实验室,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南海生态环境监测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国家级课题,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7%,多数进入中船重工、广船国际等龙头企业,印证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契合。
坐拥中国大陆最长的海岸线资源,湛江作为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定位,为学子搭建起天然实践平台,去年启动的“海洋牧场”校企合作项目,让学生在徐闻珊瑚礁保护区参与生态养殖系统设计,这种将课堂搬进碧波的教学模式,使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应用能力,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带动的临港工业集群,更为毕业生创造出海洋装备制造、港口物流等领域的就业蓝海。
产教融合呈现纵深发展态势,正大集团、恒兴水产等20余家上市公司在校内设立研究院,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推行的“双导师制”,由企业技术总监与教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,近三年孵化出8项国家专利,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联合湛江湾实验室开展的海洋生物医药攻关,已有2项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,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,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科技含量。
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,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共建的“2+2”双学位项目,让学生能深入世界顶级海洋研究中心学习,更值得注意的是,学校作为中国—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承担单位,每年组织学生赴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家参与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,这种跨国实践经历显著提升了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。
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海洋特色,每年举办的“海洋文化节”吸引上百家涉海企业进校路演,航海技术专业独创的“浪花成长计划”,通过海上应急救援培训、航海模拟器操作等沉浸式体验,塑造学生特有的坚毅品格,校友会数据显示,涉海领域创业者中,67%在校期间曾参与过海上科研调查项目,印证了实践育人模式的显著成效。
站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的转折点上,这所滨海学府正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,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每年向海洋强省输送3000余名专业人才,更在于构建起从近海到远洋、从科研到产业的人才培养闭环,对于渴望在蓝色国土施展抱负的年轻人而言,这里既是探秘深海的起点,更是通向广阔未来的跳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