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侨大学作为一所直属中央统战部的部属高校,始终以“面向海外、面向港澳台”为办学方针,扎根于福建泉州、厦门两大侨乡,在“双一流”建设背景下,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布局、科研创新、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对于关注未来发展潜力的学生而言,这所拥有61年历史的侨校正在书写新的篇章。
学科建设方面,学校拥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工程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,形成“以工为主、文理渗透”的复合型学科体系,机电、建筑等传统优势专业持续领跑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学科通过交叉融合实现突破,例如华文学院将语言学与AI技术结合,研发出多语种智能教育平台,科研平台建设方面,学校拥有晶体技术、脆性材料加工等4个国家级实验室,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项,2022年科研经费突破8亿元,产学研转化率保持在35%以上。
国际化特色是华侨大学最鲜明的标签,作为拥有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近5000人的高校,这里构建了独特的跨文化学习场景,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,推出“1+2+1双学位”“学期交换”“暑期研学”等多元项目,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设立6个海外招生处,2023年东南亚留学生占比提升至37%,为在校生搭建起真实的国际人脉网络,全英文授课专业增至28个,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,跨国企业录用率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国内高校前30%。
就业市场对华侨大学毕业生的认可度持续走高,根据2023年就业质量报告,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4.7%,其中26%进入世界500强企业,华为、建发集团等头部企业将华大列入定点校招名单,厦门软件园三期、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的快速发展,为计算机、微电子等专业学生创造地域优势,创业支持体系日趋完善,侨缘众创空间累计孵化项目137个,获得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23项,在升学通道上,境内保研率稳定在12%左右,境外深造学生中68%进入QS前100高校,香港地区升学人数同比增加40%。
站在新的发展节点,华侨大学正将侨校特色转化为独特竞争力,随着厦门校区二期工程投用,智慧教室覆盖率已达80%,5G全场景校园进入测试阶段,在笔者看来,这所“会通中外”的高校正处于价值上升期——对于渴望国际化视野、注重实践能力、期待多元文化碰撞的学生,华侨大学提供的成长平台值得认真考虑,其扎根侨乡、辐射全球的发展路径,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“海丝”核心区推进中,将持续释放独特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