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光的小星星,在学前班这片天空里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,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赞美他们时,这些光芒会变得更加明亮动人。
观察具体行为
当小宇主动把蜡笔借给忘记带文具的伙伴时,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:“你发现同学需要帮助就立刻行动,这样的善良就像春天的太阳一样温暖”,比起“你真棒”这类模糊的夸奖,描述具体行为能让孩子清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。
放大努力过程
看到朵朵经过十几次尝试终于搭好积木塔,我会握着她的手说:“刚才你调整了积木的位置,还尝试了不同的组合方式,这样的坚持让我特别感动”,把焦点放在“怎样做到”而不是“做得多好”,能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。
创造专属仪式
每周五我们会举行“闪光时刻”分享会,孩子们轮流戴上缀满星星的发箍,听老师和同学讲述这周发现的进步:可能是萱萱主动整理绘本角的细心,也可能是航航第一次完整讲述故事的大胆,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肯定,比物质奖励更能建立持久自信。
记录成长轨迹
在教室的彩虹墙上,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树,当彤彤学会用剪刀剪出波浪线,我们会在树枝贴上绿叶贴纸;当浩浩能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,就挂上象征友谊的果实,可视化的进步轨迹,让孩子看见每天微小的优秀都在积累成巨大的能量。
培养观察同伴的眼睛
“有没有发现今天谁让你觉得特别厉害?”午餐后的讨论时间里,孩子们会互相点赞,当听到“乐乐教我系鞋带时特别耐心”这样的同伴评价,被夸奖的孩子眼睛会突然亮起来——来自同龄人的认可往往比成人夸奖更有分量。
每个细微的进步都值得被郑重对待,就像清晨的露珠反射阳光时会变成钻石,当我们用真诚的细节代替空洞的赞美,用成长的视角替代结果的评判,孩子们就会明白:优秀不是完美无缺的标签,而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