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准备
- 彩色卡纸(建议选择红、黄、蓝等高对比色)
- 剪刀、尺子、铅笔
- 双面胶/热熔胶(低龄学生建议使用安全胶棒)
- 装饰元素:数字贴纸、几何图形泡棉、符号徽章
- 基础帽型:可选择鸭舌帽坯或硬卡纸自制环形帽
步骤1:设计数学主题
围绕几何图形、公式符号、数字谜题三大方向设计。
- 几何款:将圆锥、圆柱、立方体等立体图形粘贴于帽檐,标注体积公式。
- 公式款:用荧光笔在帽身书写勾股定理、二次函数图像等经典公式。
- 数字款:以斐波那契数列、质数规律排列数字,搭配箭头符号形成动态感。
步骤2:制作可互动元素
提升趣味性与教学价值:
- 在帽顶固定可旋转的“四则运算转盘”,用两片圆形卡纸叠加,中心用图钉固定。
- 用魔术贴固定几何图形,学生可拆卸后重新组合成新图形。
- 添加“空白公式框”,鼓励佩戴者用白板笔随时解题。
步骤3:安全与实用性优化
- 尖锐部件(如图钉)需由教师提前处理,露出部分用胶粒包裹。
- 帽围尺寸按学生头围增加2-3cm余量,用松紧带调节固定。
- 复杂结构可用3D打印轻质材料替代,避免过重。
跨学科融合建议
- 物理:用杠杆原理设计可升降符号组件。
- 美术:通过蒙德里安风格色块分割表现坐标系概念。
- 编程:结合Micro:bit制作发光LED公式灯带。
个人观点
作为一线教师,我认为手工实践是抽象数学的“翻译器”,去年科技节,我的学生戴着自制的帽子在游园会讲解数学史,原本沉默的孩子主动向访客演示勾股定理的剪切拼图原理——这种成就感远胜常规课堂,不妨在作品中加入“错误彩蛋”,比如刻意贴反一个符号,引导观察者纠错,让知识在互动中自然流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