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新生,踏入校门的第一堂课便是军训,这不仅是一次体能的考验,更是师范生塑造品格、培养教育者气质的重要起点。
严纪律,磨意志:军训的核心价值
每天清晨六点半的集合哨声准时响起,迷彩服身影迅速列队,从站军姿到正步走,从军体拳到战术演练,每一个动作都需经历上百次重复,教官常强调:“教育者若不能自律,如何引导学生?”烈日下的汗水浸透衣衫,但没有人轻言放弃——学前教育专业的小张说:“我们未来面对的是孩子,必须学会坚持和忍耐。”
融入师范特色:不只是体能训练
与其他高校不同,该校将军训与师范生培养深度结合。
- 团队协作模拟课堂:以班级为单位设计“幼儿安全疏散演练”项目,要求设计教案并实操;
- 教育者仪态训练:通过持枪站立、行进间转法等项目,矫正含胸驼背问题,培养挺拔姿态;
- 应急能力特训:包括儿童意外伤害急救、火灾逃生指挥等实用课程,由附属幼儿园资深教师现场指导。
科技赋能:让训练更高效
训练场边设有AI体态评估仪,实时捕捉学生动作标准度;夜间理论学习通过校园APP推送国防教育微课,并设置弹幕互动环节,不少学生反馈:“没想到俯卧撑做得标不标准,还能生成3D分析报告。”
温情时刻:迷彩服下的成长印记
拉歌比赛时,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将儿歌改编成军旅版;中秋夜教官悄悄准备陕西特色的红星软香酥;结营仪式上,总教官那句“你们未来站在讲台上的样子,一定比今天更耀眼”让全场红了眼眶。
十四天的军训,皮肤晒黑了,眼神却更亮了,教育从来不是纸上谈兵,当你能在40℃高温下保持立正姿势,当你能把被子叠成棱角分明的“豆腐块”,当你能带着二十人的小队完成战术穿插——这些看似与教书无关的经历,恰恰在锤炼未来教师所需的毅力、细致与领导力,军训终会结束,但那份用汗水浇灌的信念感,会在未来某天,悄然绽放在三尺讲台上。